20170529飞过百年历史的无人机

----------------

提到无人机,很多人以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。事实上,自航空技术萌芽之日起,各国军方就开始研发不需要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了。

 

<美国发射首枚飞行炸弹>

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军方就将飞机应用于空中侦察、打击敌军等方面。早期的空战战场充满了视死如归的骑士精神,天空变成了众多王牌飞行员的坟墓。各国部队自然而然萌生了制造不需要飞行员操作的飞机的想法。研究无人机最初的目的是轰炸敌军。191810月,美国发射了首枚飞行炸弹,这种翼展长4米、名为“凯特灵虫”的小型双翼飞机被看成导弹的“简易”始祖。

一战后,许多国家主张把无人机做成靶机,用来训练炮兵、防空部队或飞行员,因为遥控靶机飞行练习射击的确要安全得多。二战结束后各国拥有大量库存飞机,因此美国决定把“赫尔卡特幽灵机”改装成无人机,用于在太平洋原子弹试验后提取空气样本。

 

<无人机技术被束之高阁>

随后爆发的冷战,推动了无人机技术的发展,特别是战术无人机(也被称为“无人侦察机”)。不过鉴于无人机的缺陷和损失,加上遥控导航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,无人机在美军眼中渐渐失去了价值,无人机技术也被束之高阁。后来,以色列接下了无人机技术研发的火炬,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

21世纪初无人机技术的广泛传播,让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不再占据明显的优势。同时,随着西方部队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,军用无人机的市场陡然缩小。不过,军用无人机赋予了年轻一代无限灵感,激励他们开发适合民众需要的无人机。

 

<民用无人机的需求激增>

21世纪之初,新兴科技让军用无人机的性能更加优秀,也促进了民用无人机的诞生。在民用无人机领域,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占据了特殊地位。日本农民在小片稻田里用无人机大规模喷洒农药,雅马哈公司推出99公斤重、可携带20升液体的无人机“Rmax”,凭借无人机总数达到3000架、年销量300架的规模,占据了无人机市场的龙头地位。在日本农业部的鼓励下,无人机产业大获成功。日本农业部认为,使用无人机可以暂时缓解日本农村缺少劳动力的压力。

新技术的涌现以及成本的降低,让民用无人机的企划方案从2005年开始激增,尽管民用市场仍然没有超过军事领域的应用规模,但二者的差距缩小了一半。自2012年起,大多数欧洲国家对无人机的使用限制放宽,大众对无人机的迷恋也风行起来。(凤凰网历史)